2017浙江軍隊文職招考軍隊文職崗位能力備考:警惕“偷換概念”

軍隊文職招聘考試中,很多部分涉及概念,命題者在設置選項時往往偏愛偷換概念,即選項看似與題干有關,實則偷換了題干中的核心概念,這種常見的迷惑性選項不僅會出現在片段閱讀中,也會出現在可能性推理,因此,專家提醒考生在做題過程中,務必要學會辨識,遇到時及時懸崖勒馬,不至一失足成千古恨,達到能夠準確排除這類錯誤選項的目的。1、教育經費的使用,從來都是一筆糊涂賬。教育主管部門很少明明白白的告知國民,教育的錢究竟是怎么花的。國民教育經費的規(guī)劃和使用,就像一個巨大的謎團,彌漫在龐大無比、盤根錯節(jié)的教育體系之間,老百姓恍如霧里看花,只知道教育經費不足的問題,卻難以知曉問題的根源所在。對這段文字理解正確的()A.批判教育主管部門的官僚作風B.呼吁教育經費的規(guī)劃使用應清晰透明C.老百姓難以知曉教育經費的使用情況D.教育部門對教育經費的混亂負有責任紅師解析:片段中出現的教育經費的使用,從來都是一筆糊涂賬很少明明白白的告知國民,教育的錢究竟是怎么花的國民教育經費的規(guī)劃和使用,就像一個巨大的謎團老百姓恍如霧里看花等都說明當前教育經費的使用情況不夠清楚,進一步強調應該明晰。選項C是說難以知曉使用情況,而題干論述為難以知曉問題的根源所在,二者論題不一致,容易錯選。正確答案為B。2、亞健康一詞是從國外傳過來的,亞健康在全世界發(fā)生率很高,它是由于社會環(huán)境的壓力而造成人體的一種不適狀態(tài)。近年來,亞健康在國內外的發(fā)生率逐漸增高,因此展開亞健康的研討是有意義的。從字面來說,亞,就是次于。亞健康就是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tài)。與這段文字意思不符合的一項是()。A.亞健康在全世界發(fā)病率很高B.亞健康一詞是從國外傳過來的C.亞健康是由于心理社會環(huán)境的壓力而造成人體的一種不適狀態(tài)D.亞健康就是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tài)紅師解析:答案選A。題干所論述為亞健康的發(fā)生率,而選項表述為發(fā)病率,偷換論題。3、某研究機構耗時9年,追蹤調查6.3萬名健康人士的飲食習慣,包括肉的消費量、肉類烹調方式以及肉類煮熟的程度等,研究小組按食用烤肉的量多少把研究對象分為5組。截至研究結束時,共有208人患上胰腺癌,他們大多集中在烤肉食用量最高的兩組。因此,研究者得出大量食用烤肉更容易患胰腺癌。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結論?A.研究表明,父母若有一人患胰腺癌,子女患該病的幾率將提高30%B.顯示,長期食用煮熟肉類和長期食用烤肉類的人群相比,患胰腺癌的比例相當C.調查表明,大量食用烤肉的人有98%都喜歡一邊喝啤酒一邊吃烤肉,并且常常熬夜D.該研究中偏好半熟烤肉的人患胰腺癌的比例比偏好全熟烤肉的人高約60%紅師解析:題干通過研究得出大量食用烤肉和患胰腺癌之間存在因果聯系。C說明大量食用烤肉的人與其他人相比,除了烤肉食用量不同以外,還有其他不同,則可能的其他不同導致胰腺癌,從而削弱結論。A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和D偏好半熟和全熟的對比與題干食用烤肉的量無關;B看似有關,但長期食用烤肉與大量食用烤肉并非一個概念,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故答案選C。4、我國的佛教寺廟分布于全國各地,普濟寺是我國的佛教寺廟,所以普濟寺分布于我國各地。下列選項中所犯邏輯錯誤與上述推理最為相似的是:A.父母酗酒的孩子愛冒險,小華愛冒險,所以小華的父母酗酒B.文明公民都是遵紀守法的,有些大學生遵紀守法,所以有些大學生是文明公民C.寒門學子上大學機會減少,大學生小飛不是寒門學子,所以小飛上大學機會不會減少D.現在的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何況他還是三代單傳的獨苗呢紅師解析:題干推理所犯的錯誤是由整體的性質推出個體的性質,我們的佛教寺廟在第一句中屬于集合概念,而在第二句中屬于非集合概念,故題干偷換概念,導致推理錯誤。選項中只有D項由獨生子女整體的性質,推出某一個獨生子女個體的性質,與題干錯誤一致,故答案選D。各位考生遇到偷換概念時,如果可以一眼看穿,就可以快速而且準確排除錯誤選項,縮小正確選項的范圍,進一步提高正確率。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對這類錯誤選項加以關注。

軍隊文職崗位能力言語理解:言外之意,你能讀懂多少?

2020各軍隊文職招聘試陸續(xù)拉開序幕。很多小伙伴開始進行積極的備考,但總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對于題目的理解不到位,對于題型的了解不清楚、對于時間的安排不合理等等。這些問題都會讓很多小伙伴陷入恐慌和糾結中。比如在言語理解與表達這部分。很多小伙伴都會感到提升速度很慢,除了自己平時沒有閱讀習慣,對于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夠以外,有些題型的靈活性也是導致很多小伙伴做錯的原因。其中隱性主旨就是一類比較難的題目。希望和小伙伴們共同來感受一下這種題型的解答。例:汪曾祺曾說語言不是外部的東西,它是和內在的思想同時存在,不可剝離的。在他看來寫小說就是寫語言,語文課學的是語言,但語言不是空殼,而是要承載各種各樣的思想、哲學、倫理、道德的。怎么做人,如何對待父母兄弟姐妹,如何對待朋友,如何對待民族、國家和自己的勞動等,這些在語文課里是與語言并存的。從這個意義來講,語文教育必須吸收和繼承傳統(tǒng)文化,而詩歌無疑是傳統(tǒng)文化的集大成者。這段文字意在說明:A.詩歌中包含豐富的思想、倫理和道德元素B.脫離內在思想的語文教育是空洞無物的C.必須重視詩歌在語文教育中的作用D.語文教育需要和思想品德教育同步進行在這道題目中,問意在說明,也就是要讓我們分析完材料后能夠準確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容。亦即中心思想。材料第一句引出汪曾祺的觀點,他認為語言和內在的思想同不存在,不可剝離,之后談到寫小說不僅要體現語言,也要體現道德思想等內涵。如何做人等等一些關于道德內涵的東西,是和語言密不可分的。在最后一句中,提到語文教育必須吸收和繼承傳統(tǒng)文化,對前文內容進行總結,亦即語文教育的功能應當包含那些,而后面強調詩歌是傳統(tǒng)文化的集大成者,所以由此克制,既然語文教育要吸收和繼承傳統(tǒng)文化,那也就說明在語文教育中要體現詩歌的內容。整個文段均在分析語文教育、傳統(tǒng)文化和詩歌的關系,并沒有明確突出觀點。因此這道題可以理解為隱性主旨,而通過文段的分析,發(fā)現作者在最后凸現了詩歌在語文教育中應有的重要性,由此可知作者想要突出的詩歌的重要性,進而喚醒我們重視詩歌。這個就是材料的言外之意。根據這個中心思想,結合選項就可以非常迅速地選擇C選項。紙短情長,隱性主旨在考試中依然會經常出現,因此再次給大家簡單做個總結:1、如果文段先分析一個問題,然后指出導致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那么我們可以針對原因提個對策,從源頭解決問題。2、如果文段先分析一個問題,然后指出這個問題會導致什么樣的危害。那么我們可以針對問題提對策,解決了問題,危害也就沒了。3、如果文段先分析一個事物的重要性,然后指出當下存在的問題或缺陷不足。那么我們可以針對不足缺陷提對策。讓這個重要的事物得到應有的重視。中公教育希望小伙伴們在學會以后能夠繼續(xù)提升自己對文段的理解能力,真正做到讀懂材料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