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20年代的戲劇-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11-29 22:37:0520年代的戲劇二十年代戲劇概況20世紀初,梁啟超(1873-1929)首先倡導戲劇的改革,他從伏爾泰戲劇對法國社會的影響,認為戲劇對社會進步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率先提出了以戲劇改造社會的觀點。另一方面,一些具有資產階級民族進步思想的文化人(無涯生、陳獨秀等),也對傳統(tǒng)戲曲的腐敗表示強烈不滿,斥之為 紅粉佳人,風流才子,傷風之事,亡國之音 ,要求舞臺劇 改革惡俗,開通民智,提倡民族主義,喚起國家思想 ,以體現(xiàn)文藝的社會教化作用。陳獨秀說: 戲園者,實普天下人之大學堂也;優(yōu)伶者,實普天下人之大學教師也?,F(xiàn)代戲劇的改革勢在必然。但是中國古典戲劇本身并不具備改革的因素,推動中國戲劇改革的形式是外來文化影響下的產物 話劇。話劇,作為一種西方的戲劇樣式,最早(19世紀末)由西方僑民傳入中國,1866年上海西人業(yè)余劇團建立了第一個正規(guī)的劇院 上海蘭心劇院。中國人的演出話劇,首先是從教會學校學生的業(yè)余演出開始,而后才從校園逐步走向社會。早期上演的劇目有《官場丑史》《六君子》《張文祥刺馬》等??梢哉f,中國現(xiàn)代社會文化的現(xiàn)代性和新發(fā)展,話劇的崛起是重要的標志和代表之一。1、文明戲:中國現(xiàn)代話劇的萌芽與誕生文明戲:又稱 文明新戲 或 新劇 ,中國話劇初創(chuàng)時期的名稱。 文明戲 是辛亥革命前在西方戲劇影響下的中國現(xiàn)代戲劇藝術新樣式。文明新戲 的發(fā)端: 春柳社 1906年在日本演出法國小仲馬的《茶花女》第三幕。1907年6月,借東京本鄉(xiāng)座劇院演出林紓、魏易翻譯的《黑奴吁天錄》,這是國人首次創(chuàng)作并演出的話劇,作為最早的文明戲,它標志著中國話劇的開端。 文明戲 1910年盛行于上海、漢口等地,后擴展到北京、天津一帶。它的表演,起初依據(jù)劇本演出,后來大多僅憑幕表,由演員即興發(fā)揮。辛亥革命以后(1914年前后),文明戲逐漸走上商業(yè)化道路,日趨衰落。主要劇團有春柳社、春陽社、進化團等。2、早期戲劇團體春柳社、春陽社、進化團(1) 春柳社1906年底成立于日本東京。由赴日留學的李叔同(1880-1942,名文濤,1918年出家,法號弘一大師)與同學曾孝谷(1873-1937)一起發(fā)起組織。春柳社 成立后不久排演了法國小仲馬的《茶花女》第三幕。1907年6月,春柳社吸收新成員后,在日本東京演出了林紓、魏易翻譯的《黑奴吁天錄》,這是第一次由國人創(chuàng)作并演出的話劇,標志著中國文明新戲的正式開端。1909年夏,春柳社又在陸鏡若(1885-1915)的帶領下,演出了《熱血》,繼續(xù)鼓吹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藝術上更趨完善,表演技巧也有所提高。1912年春柳社移師上海,1914年又組織 春柳劇場 ,進行定期公演,參加者有歐陽予倩、馬絳士、吳惠仁、吳我尊、胡恨生、馮叔鸞等。(2)春陽社1907年秋成立于上海,由王鐘聲(原名熙普,1874?-1911,因赴天津策動北方清軍起義,被軍閥殺害)發(fā)起成立。成立當年為配合日本的新劇活動,在上海也演出了《黑奴吁天錄》,但因沒有接觸過新劇,所以演出時以 改良京戲 的辦法搬上舞臺。1908年春陽社在日本回國的任天知幫助下,演出新戲《迦茵小傳》獲得成功。該劇完全掃除了京戲痕跡,成為國內新興話劇正式形成的標志。1909年王鐘聲又與劉藝舟一起,將文明新戲帶到北方,開拓了北方話劇基地。上演的劇目有《孽?;ā贰豆賵霈F(xiàn)形記》《新茶花》等。(3)進化團中國現(xiàn)代戲劇史上第一個專業(yè)話劇團,由任天知發(fā)起組織。1910年11月成立于上海,1913年解體。主要成員有汪仲賢、陳鏡花、王幻身、錢逢辛、蕭天呆、顧無為、陳大悲、李悲世等。任天知早年赴日留學,主張李叔同將話劇搬回國內演出,未獲同意,故只身回國,與王鐘聲一起演出了《迦茵小傳》,王鐘聲的通鑒學校解散后,王鐘聲率隊北上,任天知遂在上海成立了進化團。進化團曾打出 天知派新劇 的旗幟,赴南京、蕪湖、漢口等地公演,贏得了很高聲譽,對推動新劇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主演劇目有《新茶花》《黃金赤血》《共和萬歲》等。3、愛美劇與小劇場運動的倡導愛美劇,是繼文明戲之后的新話劇稱謂,由 AMATEUR 音譯 愛美的 而來。文明戲于1914年前后開始走向衰敗,部分戲劇內容復古腐朽,部分演藝人員生活墮落。中國戲劇人在反思之后認為文明戲墮落的根本原因在于文明戲操縱權掌握在資本家手里,營業(yè)性和商業(yè)化是導致文明戲墮落的主要原因。于是他們提出模仿西方的 AMATEUR ,成立非營業(yè)性獨立劇團,介紹西方戲劇知識,培養(yǎng)高尚戲劇受眾,上演藝術價值較高的劇本。其實質是反對戲劇商業(yè)化,追求戲劇藝術價值的實現(xiàn)。愛美劇倡導新型藝術,反對話劇重蹈文明新戲被資本家操縱淪為賺錢工具的覆轍,倡導愛美劇以弘揚真正的話劇藝術,在當時很快得到廣大戲劇工作者響應,北京和上海遂很快形成了一場 愛美劇 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