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文職崗位能力資料分析技巧的這件“小事”
軍隊文職招聘考試中,資料分析占比相對較大,而對于資料分析,其顯著特點是時間緊、數據多、計算復雜,這也就成為了大部分同學的一個難題,那么如何在短時間內得到突破呢?今天就讓專家來給你指點一二。1、準確閱讀材料時間緊、數據多的情況下,如何快速準確的查找數據,讀懂材料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在閱讀材料的時候,只需三步,第一步:明確材料時間,一般是單個,偶爾有多個;第二步:明確統(tǒng)計指標的結構關系,包含段內關系和段間關系,一般是通過段首句來明確該段的段落大意,和適當的聯(lián)想來明確段間關系;第三步:結合題干問題快速鎖定數據。這個過程中是沒有必要讀數據的,因為數據本身較多,在看到問題之前是不確定具體用到哪個數據的,可以省些精力去材料閱讀。2、注意分析選項中,列式難度不大,關鍵就在于能否在短時間內選出正確答案。正確答案就在選項中,所以結合選項猜答案。采用相應的計算方法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如若選項差距比較大,我們只需通過分析前幾位有效數字即可。當然選項差距相對比較小的時候,那就需要進行精算了??偠灾?,資料分析的最高境界就是以基本計算方法為原則,通過分析選項靈活處理即可。例1:2012年1-4月我國生產手機3.5億部,增長;移動通信基站3903.7萬信道,增長;全國電信業(yè)務總量累計完成4190.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問題:2011年1-4月全國電信業(yè)務總量累計完成多少億元?例2:2013年1-11月,汽車整車共進口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汽車整車共出口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問題:2012年1-11月,汽車整車進口量比出口量多多少萬輛?A.不到10萬輛萬輛之間萬輛之間萬輛以上3、轉化做題思維資料分析中,每篇材料的最后一道題目都比較綜合,這種題也是大家比較頭疼的。對于這種題目該如何轉換思維呢?考試時間一般都是比較緊張的,考生就要學會合理的規(guī)劃做題。經過對近幾年考試情況的總結,這種綜合性選擇題一般選擇C項、D項的居多,基本上占據了80%,既然如此,在做這類題目的時候,就可以只看C、D兩項,如果C項正確就選擇C,如果不正確就直接選擇D。時間充裕、數學基礎較好的考生們,大可從頭到尾認真看一下每個選項,直至找出正確答案。通過以上分享,希望這些技巧能給各位考生帶來幫助,中公教育預祝各位考生早日上岸!
軍隊文職崗位能力資料分析中特殊概念總結
軍隊文職招聘考試中的資料分析,一直以來是考生認為比較簡單類型的題型,有時間就一定能做出來,常見的考點也比較清晰,容易把握,但是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每年都會出現(xiàn)一些個別生僻、非常規(guī)的概念,比如貿易逆差、產銷率、人口自然增長率等等。在面對這些概念的時候,往往摸不著頭腦,特別是涉及到計算的時候,更是不知道如何著手了。所以,中公教育專家這里給考生們總結了部分在中的非常規(guī)概念。1、進出口貿易以進出口貿易為背景的資料分析題目是經常出現(xiàn)的,但是涉及到幾個概念需要引起考生們的注意:對外貿易額(進出口總額)=進口額+出口額貿易差額(凈出口額)=出口額-進口額貿易順差=出口額-進口額(出口額大于進口額)貿易逆差=進口額-出口額(進口額大于出口額)
軍隊文職崗位能力資料分析中的殺手锏
每年軍隊文職招聘考試都要考察資料分析,而且其所占的分值也比較大,所以資料分析是是每一位想入編的考生,必須要克服的難題。資料分析共有三大攔路虎,接下來專家為大家詳細介紹些殺虎妙計。第一虎---短時間,長材料考試中每一篇都有500-600的文字,而我們考試中根本沒有時間去讀這么長的材料,讀不懂材料,一切就是空談,所以我們必須想辦法解決材料。殺虎第一招,資料分析雖然數據眾多,材料難懂,但是考試中我們并不需要對材料有充分的了解,我們只需了解材料中的統(tǒng)計指標和統(tǒng)計時間就可以了,其他的數據先放過不理,這樣我們就可以在30秒之內明白材料所描述的是什么以及各個統(tǒng)計指標之間的關系,了解了這些內容我們接下來就只需去讀題干。題干共分為兩種。第一種簡單題干,這種題干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確定時間是基期還是現(xiàn)期,最后一個部分確定考察的知識點,這樣通過先讀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我們就確定了本題的列式,接下來再看中間確定統(tǒng)計指標定位材料尋找數據就可以成功列出式子了。第二種題干是確定前提,這種題干都會限假設一個條件,所以我們必須先把假設的條件讀懂,讀懂之后再按照簡單題干的方法就可以列出式子了。這樣訓練100道題也就是20篇材料之后,我們第一只攔路虎就算成功解決了。第二虎--公式太多記不住在資料分析中因為概念較多,每個概念又會有很多的公式,所以很多同學學了一段時間后,公式就開始分不清,記不住,這樣即使能讀懂材料也列不出來式子,最終還是得不到高分。殺虎第二招,雖然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會學習很多的公式,在我們一定不能死記硬背,要學會梳理總結,這樣才能慢慢的把知識內化形成能力。其實我們整個資料分析的概念公式只分為兩類,第一類單一數據,也就是說這類概念,我們一直研究的只是這一個統(tǒng)計指標,只不過是這個指標在不同時間上的對比情況而已。第二類概念就是兩數之比,這一類概念它都是由兩個統(tǒng)計指標相比得來的,我們研究的對象是相比之后的那個結果。這樣我們將所有公式就串起來了,總共也就只有六個個公式而已,這樣就不會在混淆了。完成了這個梳理之后,第二只攔路虎也就被斬于馬下了。第三虎----數據太大,列式復雜我們資料分析的數據都很大,列式也相對復雜,動輒就是5位數字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很多同學經過了前兩關之后,在第三關就止步不前了,感覺無計可施。殺虎第三招,資料分析的選項都不是精確的數字,考試也沒要求我們精確的計算出來,所以我們只需要掌握常見的估算比較方法,如特征數字法,有效數字法,錯位加減法等,就已經可以完全應對我們的考試了。中公教育專家認為,只要將這三虎拿下,剩下的就只需要熟練即可,最終在考試中拿到資料分析80%的分數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