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軍隊文職招聘考試政治學:復習資料匯編12-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9-05-28 23:09:1864、國有經濟的含義及作用①含義:是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經濟。②作用:國有經濟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先進的技術設備,積聚著我國最先進的生產力,控制著國民經濟的命脈,擔負著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的生產和流通的重要任務。③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65、集體經濟的含義及作用①含義:集體經濟是生產資料歸一部分勞動者共同所有的一種公有制經濟。②作用:作為分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集體經濟體現著共同致富的原則,可以廣泛吸收社會分散資金,緩解就業(yè)壓力,增加公共財富和國家稅收。

2020年軍隊文職招聘考試政治學:政治哲學概念及原理10-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9-05-29 01:32:541.生產方式:社會生活所必需的物質資料的謀取方式,即物質生產具體的、歷史的表現形式,它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統(tǒng)一體。2.生產力:標志人類改造自然的實際程度和實際能力的哲學范疇,是人類改造自然使其適應社會需要的物質力量。生產力由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三大要素構成,其中勞動資料中的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發(fā)展程度的測量器和指示器,是生產力發(fā)展程度的主要標志和集中體現。生產力是社會發(fā)展的最終決定力量。3.生產關系: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發(fā)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系。從靜態(tài)上看,生產關系由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和產品分配關系所構成,其中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是生產關系的基礎,從動態(tài)上看,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環(huán)節(jié)構成了生產關系,其中,生產這一環(huán)節(jié)居于主導地位。4.社會經濟結構:又稱經濟基礎,與生產力發(fā)展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其中,占統(tǒng)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決定經濟結構的性質。5.階級:指特定經濟結構中的人群共同體。階級的劃分是由人們在特定的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不同地位和結成的不同關系決定的,區(qū)分階級的根本標志,是看其同生產資料的關系,是否占有生產資料,是否占有其的勞動。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西方政治學的歷史發(fā)展-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09-22 16:51:05一、西方政治學的歷史發(fā)展西方政治學最早發(fā)源于古希臘,創(chuàng)始人是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其所著的《政治學》被公認為是西方政治學的奠基之作。從《政治學》開始,按照歷史順序,可以把西方政治學的歷史發(fā)展大致分為四個階段:(一)古代西方政治學公元前5世紀,地中海沿岸分布著數百個奴隸制城邦國家,這些城邦國家的形成和發(fā)展,打破了原始氏族部落社會的血緣關系,瓦解了人與人之間的宗法關系,較早地建立了權利關系和契約關系,促成了城市文明、商業(yè)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形成與發(fā)展,這些都為西方古典政治學說的產生提供了沃土和搖籃。古希臘的思想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撰寫了《理想國》和《政治學》等著作,開辟了政治學研究的新領域。柏拉圖(前427~前347),古希臘思想家,其主要政治思想是對 理想國 的描述,主要著作有《理想國》、《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三篇對話。他認為 最好 的政體是 正義之邦 ,即 理想國 。在這個規(guī)模不大的城邦國家中,分為三個等級,即哲學王、武士和勞動者。哲學王是治理國家的德高望重的哲學家,武士保衛(wèi)國家,勞動者進行生產,這是柏拉圖的理想政體。但如果這三個等級發(fā)生了混亂,理想政體的模式會被打亂,代之以軍人政體、寡頭政體,進而導致民眾革命,產生民主政體。柏拉圖后期的思想有了一些變化,他設計了 第二等好 的城邦:采用混合政體以取代有可能導致專權的哲人政體;以恢復私有財產和家庭代替了理想國的公產公妻制;按照財產的多少而非天賦劃分等級。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的學生,代表著作是《政治學》。他考察分析了150多個不同形式的城邦國家,從倫理和利益的角度,研究了國家的基本理論,即國家的起源、性質、目的和任務;研究了國家的政治制度劃分的原則,并對各種政治制度進行了比較;研究了如何建立以及管理國家等問題,奠定了西方政治學研究的基礎。具體內容有:①國家的形成如同雌雄結合,是自然的產物, 早期各級社會團體都是自然地生長起來,一切城邦既然都是這一生長過程的完成,也該是自然的產物,這又是社會團體發(fā)展的終點 。 事物的終點,或其極因,必然達到至善,那么,現在這個完全自足的城邦正該是至善的社會團體了 。所以,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國家是自然形成的至善的社會團體。②他認為倫理學研究個人的善,政治學研究人群的善,國家這一社會團體的目的在于達到最高尚、最廣泛的 善業(yè) 。他指出: 政治學的善就是正義,正義以公共利益為依歸。 城邦以正義為原則 正義恰恰是樹立社會秩序的基礎。 ③政治權力的分配制度即政體決定著城邦的異同。亞里士多德對各類政體進行了區(qū)分和研究之后,認為君主政體、貴族政體與共和政體能夠照顧公共利益,其差別只在于掌握最高統(tǒng)治權的人數不同;而僭主政體、寡頭政體和平民政體都只會為統(tǒng)治者謀利。④最好最易于實行的是共和政體,特別是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共和政體最為穩(wěn)定。⑤政體發(fā)生變革基于人們對 正義 與 平等 的認識的分歧。寡頭會認為基于財產多寡的政治權力不平等是正義的,平民則認為基于人身自由的政治權力的平等分配才是正義的。⑥私有財產和家庭是人本性和城邦的性質,不能取消,但要避免財富的兩極分化。⑦城邦要實行法治,并由有公民權的人輪流執(zhí)政。亞里士多德時代,古希臘的奴隸制城邦制度已面臨著嚴重的危機,所以,亞里士多德的任務在于努力維護并竭力贊美城邦制,把它看作是至善的化身;同時,他又在盡力尋找一種能夠挽救奴隸制城邦的政體,認為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共和政體是最穩(wěn)定的,力圖以此化解兩個極端的矛盾,維持國家的穩(wěn)定。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古代政治學說有這樣一些特點:①它始于對國家問題的研究,因為它是以城邦國家作為研究和分析對象的;②它強調政治的最高目的和價值取向在于特定的倫理道德,因為它認為政治是研究群體的善,國家的應然狀態(tài)是至善的社會團體;③它維護奴隸主統(tǒng)治和奴隸制國家;④在研究方法上,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有所不同。柏拉圖主要運用哲學思辨的方法,并且把政治與哲學、道德、教育以及家庭等問題糅合在一起,在他看來,政治學就是倫理學;亞里士多德主要運用比較分析的方法,通過對150多個城邦國家的比較,研究了不同的政體類型,并開始把政治學與倫理學分開,使政治研究的概念趨于系統(tǒng)化。所以,在方法論上,以柏拉圖為代表的哲學思辨研究方法和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實證比較研究方法,奠定了西方傳統(tǒng)政治研究方法兩大傾向的基礎。